品牌 | 远梓 | 应用领域 | 电子/电池 |
---|
医用缝合线线径测定仪介绍:
特点:
采用7英寸K600+内核/点阵式65色 800*480分辨率触摸屏显示,中英文菜单显示,测试参数、生产单位、生产批次、测试人员等信息可自由输入、断电自动存储;过载报警停机保护;可选择多级密码权限保护。公称规格、试验载荷、打印、测试、左行、右行、时间、标定。触控液晶显示屏上的菜单,砝码加载张力,自动记录线径数据,自动输出数据报告,机载打印测试数据。
测试标准:
YY1116-2020《可吸收性外科缝线》、YY0167-2020《非吸收性外科缝线》
测试项目:手术缝合线线径测试
技术指标:
控制系统:PLC
人机对话平台:ARM架构
操作系统:Linux
公称规格:所有医用缝合线。
线径测量分度:0.001mm。压脚直径:12.7±0.02 mm;基准面直径:50 mm。
压脚与基准面平整度:不大于±0.005mm。
压脚与基准面平行度:不大于千分之一。
加载砝码:0~2Kg, 精度:±0.1g
压脚载荷:≤60g ; 210g±3g。
传感器:高精度力值传感器(有软硬件保护功能)
夹具:不锈钢(方便夹持)
测力机构:内置
打印机:机载针式打印机
数据保存:可U盘导入电脑存储
电源:AC90V-240V/50Hz
整机功率:70W
净重:38kg
外形尺寸:320×1200×280(mm)
医用缝合线线径测定仪的一般操作规程:
一、仪器准备
1. 环境要求
• 将测量仪放置在清洁、干燥、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中。理想的温度范围通常为20 - 25℃,相对湿度在40% - 60%,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。
2. 仪器检查
• 检查测量仪的外观是否有损坏,如显示屏是否完好、测量探头是否清洁且无损坏等。
• 接通电源,打开仪器开关,等待仪器自检完成。自检过程中观察仪器是否有异常提示信息,如报错代码等。
二、校准操作
1. 选择校准标准件
• 根据测量仪的规格和测量范围,选择合适的医用缝合线标准线径的校准件。这些校准件的线径值应经过精确测量并可溯源到国家标准。
2. 校准步骤
• 将校准件小心地放置在测量仪的测量区域,按照仪器操作面板上的提示进行校准操作。通常需要输入校准件的准确线径值,然后启动校准程序。
• 校准过程中保持校准件稳定,避免晃动或位移,直到仪器显示校准完成,并且校准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。如果校准失败,检查校准件是否放置正确、仪器是否存在故障等,并重新进行校准。
三、样品测量
1. 样品准备
• 选取需要测量线径的医用缝合线样品。确保样品干净、无卷曲和打结现象,如果有必要,可以用镊子小心地整理样品。
2. 测量操作
• 轻轻地将医用缝合线样品放置在测量仪的测量区域,确保缝合线与测量探头垂直且接触良好。
• 启动测量程序,等待仪器显示测量结果。测量结果可能会在显示屏上以数字形式直接显示出线径数值,单位通常为毫米(mm)。
• 对于同一缝合线样品,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(例如,在缝合线的不同长度段上),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线径数据。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,减少测量误差。
四、测量结束后操作
1. 数据记录
• 将测量得到的医用缝合线线径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,包括测量日期、样品编号、测量位置等相关信息,以便后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。
2. 仪器清理与关闭
• 取出测量后的医用缝合线样品,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测量仪的测量区域,清除可能残留的纤维等杂质。
• 关闭测量仪的电源开关,拔掉电源插头。如果仪器有防尘罩,将防尘罩盖好,妥善保存仪器。